汽车制动鼓损坏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摩擦材料异常磨损
制动蹄片材质不合格或过度磨损时,金属基体直接与制动鼓接触,导致拉伤或划痕。若蹄片铆钉外露或粘接层脱落,会加速制动鼓工作面的磨损,形成沟槽。
2. 热应力疲劳
频繁制动或长下坡连续制动会使制动鼓温度超过300℃,导致材料热衰退。铸铁材质在高温下晶格结构变化,局部产生热裂纹并逐步扩展,最终形成龟裂甚至断裂。
3. 机械应力超限
超载运输或紧急制动时,制动鼓承受的切向力超过设计强度,可能导致鼓体变形。失圆度超过0.25mm时会引起制动抖动,进一步加剧应力集中区域的金属疲劳。
4. 腐蚀与异物侵入
涉水行驶后未及时排除积水,铸铁制动鼓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沙石等硬质颗粒进入摩擦副会嵌入工作面,形成磨粒磨损。沿海地区盐雾腐蚀会降低材料强度。
5. 制造缺陷
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孔、夹渣等缺陷会成为应力集中源。金相组织不均匀(如白口铁与灰口铁混合)会导致局部硬度差异,加速磨损。
6. 维护不当
未按规定周期调整制动间隙,导致拖刹产生持续摩擦热。轴承润滑不良使轮毂温度传导至制动鼓,加剧热变形风险。
7. 改装不当
更换非标制动蹄片(如摩擦系数过高)或私自加大制动分泵推力,会导致单位面积压强超标。部分改装轮毂影响散热效率也是诱因。
扩展知识:
现代乘用车制动鼓多采用HT250灰铸铁,商用车使用合金铸铁(Cr-Mo系),硬度控制在180-220HB。
热裂纹通常先出现在散热肋根部,该处壁厚突变易形成热阻。
IEC 61373标准规定,轨道交通制动鼓需通过-40℃~300℃交变试验,汽车部件可参考该测试方法。
维修时需用百分表检测径向跳动量,维修极限值一般为0.15mm,超过需镗削或更换。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