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汽车制动器是指通过操作使车辆原有的制动状态被释放或取消,让车轮重新获得自由旋转的能力。这一过程涉及多个技术要点:

1. 机械制动解除
传统鼓式或盘式制动系统中,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后,液压管路压力下降,制动蹄片或刹车卡钳在回位弹簧作用下与制动鼓/盘分离。若弹簧失效或活塞卡滞会导致"拖刹",此时需检查分泵锈蚀或润滑情况。部分商用车型还需手动解除驻车制动,比如拉索式手刹需确保拉柄完全复位,弹簧蓄能式驻车制动可能需要专门释放工具。
2. 电子制动系统(EPB)解除
电子手刹通过电机驱动制动卡钳,解除时需满足条件:点火开关ON挡、换挡杆处于P/N挡外、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部分车型在蓄电池断电后需用专用诊断仪重置EPB模块,或执行"动态释放"程序(如大众系需点火状态下踩油门自动解除)。
3. 气压制动系统释放
商用车气压制动需观察仪表盘气压表(通常需超550kPa),踩下制动踏板排空储气筒残余压力。冬季要特别注意空气干燥罐失效导致管路结冰造成的解除不良,需加热或更换干燥剂。
4. 再生制动衔接
新能源车解除机械制动时,电机反拖扭矩会先于摩擦制动介入。VCU根据踏板行程信号控制制动力分配,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的标定精度直接影响解除平顺性。
5. 故障安全机制
ABS系统在15km/h以上会自动尝试解除异常制动,但轮速传感器故障可能导致误触发。部分高端车型的电子稳定程序(ESP)在检测到制动器未解除时,会主动降低发动机扭矩输出并触发仪表报警。
制动解除不良会显著增加油耗(滚动阻力提升30%时百公里油耗增加1-2L),并导致制动片异常磨损(温度超200℃时摩擦系数衰减40%)。定期检查导向销润滑、制动液含水量(超过3%需更换)、以及制动盘厚度(最小厚度通常刻在盘面上)是预防故障的关键。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