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制动系统将车辆速度降低或完全停止的能力,是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汽车制动性的核心要素包括:制动效能、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持续性。其中:
根据国家标准《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和《GB 12676-2014 汽车制动系统安装要求》,汽车制动性需通过以下测试验证:
| 测试项目 | 技术要求 | 测试方法 |
|---|---|---|
| 制动距离 | 规定初速度下的最短停车距离 | 强制制动测试 |
| 制动减速度 | ≥4.0m/s²(乘用车) | 加速度计测量法 |
| 制动平衡性 | 左右轮制动力差≤30% | 制动试验台检测 |
| 热衰退性能 | 连续制动后制动力下降幅度≤20% | 高温连续制动测试 |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关键因素包括:
现代汽车制动性优化方向包括:
从动力学角度看,制动性与车辆质量、轮胎附着系数、制动器摩擦系数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经典制动公式:
制动距离公式:$ s = \frac{v^2}{2 \mu g} $,其中 $ v $为初速度,$ \mu $为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 g $为重力加速度。
特别注意,制动性能需区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