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冷却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风冷散热
部分变速箱依靠行驶时的气流散热,尤其在手动变速箱中较为常见。变速箱外壳设计散热鳍片增大表面积,通过空气对流带走热量。部分高性能车辆会在变速箱附近加装导流板或通风口以增强散热效果。
2. 液冷循环系统
自动变速箱普遍采用液压油(ATF)冷却:
- 独立散热器:通过外置热交换器(通常与发动机散热器集成)冷却油液,冷却后的油液回流至变速箱循环。
- 油冷管路:部分车型配备独立铝合金油冷器,通过长管路增加散热面积,或使用风扇辅助散热。
- 水冷式设计:个别高性能变速箱通过发动机冷却液进行二次换热,提升低温环境下的热管理效率。
3. 结构优化设计
- 双离合器变速箱(DCT):采用分体式润滑系统,离合器与齿轮组分开冷却,减少热积聚。
- CVT变速箱:通过高流量油泵主动喷射油液降温,防止钢带打滑产生的瞬时高温。
4. 附加冷却装置
- 越野车或重载车辆可能加装电动辅助油泵或额外散热风扇。
- 赛道改装常用竞技级油冷器,配合耐高温合成油液(如75W-140标号)应对极端工况。
5. 热管理策略
ECU会监控油温传感器数据,触发保护机制:高温时自动限制档位或扭矩输出,部分车型通过仪表盘警示灯提示驾驶员。
扩展知识:
变速箱油温正常范围通常为70℃~120℃,超过140℃可能引发油液氧化、密封件老化。
频繁急加速或拖挂重物时,变速箱负荷增大,建议定期检查油液状态(每6万公里或按手册要求更换)。
混动车型的电机集成式变速箱需同时管理电驱系统发热,冷却系统复杂度更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