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异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
1. 刹车片磨损极限:当刹车片的摩擦材料磨损至金属背板时,金属与刹车盘直接接触会产生尖锐的金属摩擦声。多数刹车片设计有磨损指示器(金属报警片),磨损到极限时会发出高频噪音提醒更换。
2. 刹车盘表面异常:
- 划痕或沟槽:刹车片混入砂石或金属碎屑可能划伤刹车盘,导致周期性异响。
- 热裂纹或变形:急刹或频繁制动易使刹车盘局部过热,产生微观裂纹或翘曲,制动时出现抖动伴随“咯噔”声。
3. 刹车片材质问题:高金属含量的刹车片(如部分原厂配片)硬度较高,低温或潮湿环境下易出现“吱吱”声。陶瓷/低金属刹车片噪音较小,但成本较高。
4. 制动系统部件老化:
- 刹车分泵回位不良:活塞锈蚀或密封圈老化会导致刹车片无法完全回位,产生持续摩擦声。
- 导向销润滑不足:卡钳导向销油脂干涸会引发刹车片偏磨,制动时发出不规则异响。
5. 环境与工况因素:
- 潮湿/腐蚀:涉水后刹车盘表面生锈,初期制动会有短暂“沙沙”声,锈层磨掉后消失。
- 低温影响:寒冷环境下橡胶件变硬,刹车片与卡钳间可能因收缩间隙增大而振动发声。
6. 安装问题:
- 消音片未装或松动:部分车型刹车片需配合消音片使用,缺失会导致共振异响。
- 扭矩不达标:车轮螺栓未按标准扭矩紧固可能引起制动系统部件位移,产生异常噪音。
扩展知识:
部分高性能车型的复合材质刹车盘(如碳陶盘)在低温时异响属于正常现象,工作温度上升后消失。
长期忽视制动异响可能加速刹车盘磨损,甚至导致制动距离延长或刹车失灵。
电子手刹系统的后轮刹车片更换后需用诊断仪执行复位程序,否则可能因分泵行程不到位引发异响。
建议出现异响后尽快检查制动片厚度、刹车盘平整度及系统部件状态,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安全隐患。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