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和驻动是车辆控制系统中两个核心功能,涉及不同的物理机制和应用场景。
1. 汽车制动(Braking)
制动是指通过外力使车辆减速或停止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行车制动(服务制动)
驾驶员通过踩刹车踏板触发的常规制动,依靠摩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常见类型包括:
- 盘式制动:利用制动钳夹紧旋转的制动盘,散热性好,多用于前轮或高性能车。
- 鼓式制动:制动蹄挤压制动鼓内壁,结构简单但散热较差,多用于后轮或商用车。
- 能量回收制动(再生制动):电动车/混动车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减少机械制动损耗。
辅助制动
- 发动机制动:降挡利用发动机阻力减速,长下坡时减轻制动系统负荷。
- 缓速器:通过电磁或液力装置产生阻力,卡车/客车常用。
关键技术参数:制动距离、减速度(如0.8g)、热衰退性、制动主缸压力。
2. 驻动(Parking)
驻动是确保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固定不移动的机制,包括:
机械驻车制动(手刹)
通过钢索拉紧后轮制动器(独立于行车制动),传统为手柄式,现多升级为电子按钮(EPB)。
自动驻车(Auto Hold)
电子系统在停车时自动保持制动力,踩油门自动解除,坡道起步时可防溜车。
变速器锁止
自动挡车型挂P挡后,通过棘爪卡住变速器输出轴齿轮,需配合手刹使用以防负荷全由变速箱承担。
扩展知识
制动系统演进:从机械拉线到线控制动(BBW),整合ABS(防抱死)、EBD(制动力分配)等电控功能。
法规要求:GB 21670-2008规定乘用车制动距离(100km/h→0不超过42米)及驻车坡度(≥20%不溜车)。
维护要点:定期检查制动液含水量(DOT4标准)、刹车片厚度(小于3mm需更换)、防止制动油管老化。
制动关乎安全,驻动强调稳定,二者协同保障车辆动态与静态控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