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手制动(驻车制动)松弛时可调节,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如下:
1. 机械手刹调节(常见于传统拉杆式或脚踏式)
调节部位:通常位于手刹拉杆底部护套内(需拆开装饰盖)或车辆底盘附近的平衡器上。部分车型需通过调节刹车鼓/蹄片间隙同步调整。
操作步骤:
- 松手刹至完全释放状态,升起车辆后轮(确保安全支撑)。
- 找到调节螺母或螺栓(可能为10mm或12mm规格),顺时针拧紧可缩短拉线行程,但需保留1-3齿有效咬合(拉起手刹时听到3-5声“咔嗒”为典型标准)。
- 测试制动力:在坡道(15°以上)停车,拉手刹至指定齿位,车辆应无滑移。
2. 电子手刹调节
多数需专用诊断设备激活“驻车制动服务模式”,通过电机自动校准,不可手动调节。若出现松脱提示,可能因刹车片磨损或传感器故障,需检修制动系统。
3. 后轮鼓刹车型的特殊性
若手刹与后轮鼓刹共用制动蹄,需先检查蹄片厚度(低于2mm需更换),并通过轮毂背面的星形调节齿轮补偿间隙,否则仅调拉线可能无效。
4. 注意事项
过度调节风险:拉线过紧会导致拖刹,加剧刹车片/盘磨损,甚至过热引发危险。
部件老化检查:拉线外套破损、内部钢丝锈蚀(常见于高湿度地区)会降低强度,此时需更换而非调节。
部分豪华车配备“自适应手刹”,长拉电子手刹按键可重置张力(参考车型手册)。
扩展知识:手刹类型与原理
钢索机械式:通过杠杆原理传递拉力,成本低但需定期维护。
电子集成式:由ECU控制电机执行,带磨损自补偿功能,但故障时需专业设备复位。
Progressive Handbrake(性能车):赛道模式下可模拟漂移时的线性制动力分配。
若自行调节后仍无效,可能因刹车分泵回位不良、制动液含水量过高(影响液压辅助驻车)或ABS模块介入异常,建议使用扭矩扳手规范操作或交由技师处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