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底盘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电池组:作为核心能源部件,通常布置在底盘中部或后部,采用高强度壳体保护,如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同时配备液冷或风冷系统以维持温度稳定。
2. 电动机/电驱系统:包括驱动电机、逆变器和减速器,部分车型采用轮毂电机直接驱动,省去传统传动轴结构。
3. 电控单元(VCU/BMS):整车控制器(VCU)协调动力分配,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控电池状态,确保高效与安全。
4. 悬架系统:多采用独立悬架(如麦弗逊、多连杆),部分高端车型配备空气悬架或主动悬架以适应电池组重量。
5. 制动系统:集成再生制动技术,通过电机反拖回收能量,减少机械制动磨损。
6. 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EPS)成为主流,结构更紧凑,能耗更低。
7. 车身框架与防护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或铝合金材料,底部加装防护板防止电池碰撞,部分设计集成电池包作为结构件以提升刚性。
8. 热管理系统:统筹电池、电机、座舱的冷却/加热需求,通过热泵或液冷回路提升能效。
9. 高压线束与配电系统:负责传输高压电力,需满足绝缘、防干扰及轻量化要求。
拓展知识:新能源底盘设计更注重轻量化(如使用碳纤维)和低风阻(平整化底板),同时OTA技术可远程优化底盘控制策略。部分车型采用滑板式底盘(如特斯拉Cybertruck),将电池、电机等集成模块化平台,缩短研发周期。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