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汽车底盘的整体表现处于同级别自主品牌中上水平,兼顾舒适性与操控稳定性。以下是具体分析和技术解析:
1. 平台架构
奔腾B70等主力车型基于无限方程FMA架构打造,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组合是主流配置。该平台通过优化悬架硬点位置,实现主销后倾角增大至5.9°,提升了高速直线稳定性。纵梁采用3H结构+加强环设计,扭转刚度达到22000N·m/deg,优于同级平均水平。
2. 悬挂调校特点
前悬架:采用L臂麦弗逊结构,相比传统麦弗逊增加了一个控制臂连接点,有效抑制刹车点头现象。减震器采用双通道FSD阀系,压缩/回弹阻尼可自动调节,过减速带时阻尼力降低40%以提升滤震性。
后悬架:E型多连杆设计包含三个横向控制臂和一个纵向拖臂,后轮外倾角动态变化范围控制在±0.8°以内,保证了弯道轮胎接地面积。
3. 底盘轻量化
铝合金转向节可减重30%,前副车架采用液压成形中空管件,比冲压焊接结构减重15%。但部分底盘部件仍使用钢质材料,与高端品牌的全铝底盘存在差距。
4. 电子辅助系统
高配车型搭载博世9.3代ESP,包含CBC弯道制动控制和HHC坡道辅助。值得关注的是DST动态扭矩转向系统,可实时监测方向盘转角与车速,自动补偿前轮转向力矩差。
5. NVH表现
底盘树脂护板覆盖率超过85%,关键部位使用3mm厚隔音垫。轮拱内衬采用PET+PU双层复合材料,实测60km/h巡航时胎噪仅62分贝。
6. 越野性能(针对SUV车型)
奔腾T90接近角21°、离去角24°,底盘最小离地间隙190mm。搭载的博格华纳适时四驱系统可实现50:50扭矩分配,但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持续高强度使用存在过热风险。
技术延展:
同级对比中,奔腾底盘调校偏重舒适取向,与领克CMA架构的运动化风格形成差异。其液压衬套阻尼系数设定在12-15N·s/mm区间,比德系车低20%左右,更适合中国路况。不过底盘空气动力学设计尚有提升空间,120km/h时速下升力系数达到0.28,略高于行业优秀水平0.2。
建议实际试驾时重点关注连续变道时的车身侧倾角变化,以及通过破损路面时的余震控制表现。定期检查下控制臂衬套情况,该部件在行驶8万公里后可能出现早期磨损。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