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规格通常由一串字母和数字组成,例如“205/55 R16 91V”,每一部分代表不同参数:
1. 宽度(断面宽度)
以毫米为单位,如“205”表示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的宽度为205毫米。宽度越大,抓地力通常越强,但油耗可能增加。
2. 扁平比(高宽比)
轮胎侧壁高度与宽度的百分比,如“55”表示侧壁高度是宽度的55%。扁平比越低,轮胎越“扁”,操控性更好但舒适性可能降低;高扁平比轮胎更适合复杂路况。
3. 结构类型
“R”代表子午线轮胎(Radial),目前绝大多数乘用车采用这种结构。少数轮胎可能标“D”(斜交胎)或“B”(带束层胎),多见于特殊车辆。
4. 轮辋直径
以英寸为单位,如“16”表示适配16英寸轮毂。需严格匹配车辆原厂规格,否则可能无法安装或影响安全。
5. 负荷指数
数字如“91”对应最大承载重量(查表可知91表示615公斤)。超载可能导致爆胎,需参考车辆总重选择。
6. 速度等级
字母如“V”代表最高安全时速(V=240km/h)。常见等级还有H(210km/h)、W(270km/h)等,需匹配车辆极速。
扩展知识:
sq- 季节标识:可能标注“M+S”(泥雪地)、“3PMSF”(冬季认证)或“All Season”(全季胎),影响低温性能。
sq- 胎体材料:部分轮胎标注“TUBELESS”表示无内胎设计;“RUN FLAT”为防爆胎,可在漏气后短途行驶。
sq- 生产日期:侧壁DOT号末尾4位数字,如“2523”表示2023年第25周生产。
sq- 磨耗指数:Treadwear数值越高越耐磨,但抓地力可能下降。
选择轮胎时需综合考虑车辆手册要求、驾驶习惯和气候条件,错误规格可能导致仪表盘报错(如胎压监测异常)或年检不通过。更换时建议同轴轮胎保持规格、品牌、花纹一致以确保稳定性。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