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换位是一项重要的定期保养项目,其目的是通过改变轮胎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使所有轮胎磨损均匀,从而延长整套轮胎的使用寿命,并有助于维持车辆稳定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轮胎换位的核心原因在于,车辆的前后轮或左右轮所承受的负荷、驱动方式和转向动作不同,会导致其磨损速率和磨损模式产生差异。例如,对于前驱车辆,前轮既负责驱动又承担转向,其磨损速度通常远快于后轮。
建议遵循汽车制造商提供的具体指南。一般而言,通用的建议是:
• 每隔8,000至13,000公里进行一次轮胎换位。
• 或在每次更换机油时(约每半年)一并进行检查和换位操作。
如果发现轮胎出现异常磨损(如偏磨、羽状磨损等),应即使未到规定里程也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换位,并排查四轮定位等潜在问题。
换位模式主要取决于车辆的驱动方式(前驱、后驱、四驱)以及轮胎类型(是否使用方向性轮胎或非对称花纹轮胎)。
驱动方式 | 轮胎类型 | 推荐换位模式 | 示意图说明 |
---|---|---|---|
前轮驱动 (FWD) | 非方向性/对称花纹 | 左后->左前,右后->右前,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 后轮交叉到前轮,前轮平行移动到后轮 |
方向性/非对称花纹 | 左后->左前,右后->右前,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 同左,但需保证轮胎滚动方向正确 | |
后轮驱动 (RWD) | 非方向性/对称花纹 | 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左后->右前,右后->左前 | 前轮平行移动到后轮,后轮交叉到前轮 |
方向性/非对称花纹 | 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左后->右前,右后->左前 | 同左,但需保证轮胎滚动方向正确 | |
四轮驱动 (4WD/AWD) | 非方向性/对称花纹 | 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左后->右前,右后->左前 | 前后交叉换位 |
方向性/非对称花纹 | 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左后->右前,右后->左前 | 同左,但需保证轮胎滚动方向正确 |
重要提示:对于方向性轮胎(胎侧有“Rotation”箭头标记)和非对称花纹轮胎(胎侧有“Inside”、“Outside”标记),换位时必须保证其安装方向正确。方向性轮胎只能在同一侧前后换位,不能交叉;非对称花纹轮胎在换位后仍需确保“Outside”面朝外。
1. 安全准备:将车辆停放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拉紧手刹,挂入P挡(自动挡)或倒挡(手动挡),并在对角车轮处放置车轮挡块。
2. 检查轮胎:换位前,检查所有轮胎的磨损情况、胎压是否存在异常磨损或损坏。如有问题,应先予以解决。
3. 松螺母:使用千斤顶稍微顶起车辆,使轮胎稍离地即可,然后先用扳手拧松车轮螺母(注意是拧松,不是完全卸下)。
4. 顶起车辆:找到车辆指定的举升点,使用千斤顶将车辆完全顶起,并确保支撑稳固。
5. 拆卸与安装:完全拧下车轮螺母,拆下轮胎,按照选择的换位模式将其安装到新位置。
6. 紧固螺母:用手初步拧紧所有车轮螺母,然后降下车辆,使轮胎完全接地。
7. 按顺序紧固:使用扭矩扳手,按照星形顺序分次、均匀地将螺母紧固至车辆制造商规定的扭矩值。这是确保车轮安装安全的关键步骤。
8. 最后检查:重新检查并调整所有轮胎至标准胎压。
完成换位后,由于轮胎磨损程度可能略有不同,车辆可能会短暂出现行驶噪音或振动略有变化的情况,通常行驶一段距离后会消失。如果车辆装备了胎压监测系统(TPMS),可能需要按照车辆手册说明进行系统重置或学习,以确保每个传感器与新位置正确匹配。
总之,定期进行规范的轮胎换位是性价比极高的保养措施,它能有效均衡磨损,避免轮胎过早报废,是保障行车安全和经济性的重要一环。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