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器液压系统需要定期排空气,主要原因如下:
1. 气阻影响性能
液压离合器依靠制动液(DOT3/DOT4)传递压力,若系统进入空气,由于空气可压缩性会导致踏板绵软、换挡困难甚至完全失效。气阻现象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发生。
2. 维修后的必要操作
更换离合器分泵、总泵或油管时,新部件内部必然存留空气。即使仅补充制动液,若操作不当(如液面过低)也可能引入空气。
3. 系统密封性下降
旧车密封元件老化(如主缸活塞)可能导致空气缓慢渗入,表现为离合器踏板行程逐渐变长,此时需排空气并检查泄漏点。
4. 排气方法
人工排气需两人配合,一人踩踏板另一人操作分泵排气螺栓,通过多次踩踏排出气泡,类似制动系统排气流程。
压力排气法使用专用压力注油设备,可单人操作且效率更高,适合复杂管路系统。
5.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相同标号制动液,避免混合不同型号导致化学反应。
排气后需检查液面高度,多数车型要求距油箱口3-5mm。
部分车型(如某些大众DSG)采用自动排气程序,需连接诊断仪操作。
离合器液压系统排气周期无固定标准,建议在离合器维修或出现踏板异常时进行。定期检查液压油状态(每2年或4万公里)可预防气阻问题,浑浊变质的制动液会加速金属部件腐蚀。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