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干式离合器
- 结构简单,摩擦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依靠干摩擦传递动力。
- 常见于手动挡车型,如大众MQ200、MQ250变速箱配套的离合器。
- 散热性能较差,频繁半联动容易过热,但制造成本低,适合家用车。
2. 湿式离合器
- 浸在油液中工作,通过油液冷却和润滑,散热性能更优。
- 多用于高性能车(如保时捷PDK变速箱)或重型车辆(如卡车AMT变速箱)。
- 耐久性高,能承受更大扭矩,但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
3. 双离合器(DCT)
- 分为干式和湿式双离合,两套离合器交替工作,换挡速度快。
- 湿式双离合(如大众DSG)多见于大排量车型,干式(如7速DQ200)用于小排量车型。
- 优势是传动效率高,但低速蠕行时可能产生顿挫。
4. 液力变矩器(自动挡车型常见)
- 通过液压油传递动力,实现无级变速,严格来说不属于传统离合器,但功能类似。
- 平顺性好,用于AT变速箱(如爱信6AT、采埃孚8HP)。
- 缺点是有能量损耗,燃油经济性略逊于双离合或手动挡。
5. 电磁离合器(新能源或特种车辆)
- 利用电磁场控制接合与分离,响应速度快,如混动车型的P2电机连接装置。
- 也用于空调压缩机等外围部件。
6. CSC(中央弹簧离合器)与膜片弹簧离合器
- 膜片弹簧离合器(如大多数乘用车)结构紧凑,压紧力分布均匀,操作轻便。
- CSC离合器集成液压分离轴承,减少机械损耗,提升可靠性,用于部分高性能车型。
扩展知识
离合器材质:摩擦片常用陶瓷、碳纤维或有机材料,高扭矩车型可能使用金属烧结片。
发展趋势:电动车逐步取消传统离合器,仅保留减速器;混动车型则采用多模离合器实现动力切换。
汽车离合器的选择取决于动力需求、成本和使用场景,不同技术各有优劣。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