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公里数(行驶里程)显示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现,具体设计可能因车型和品牌有所差异:
1. 仪表盘数字显示
多数电动汽车在传统仪表盘或全液晶仪表上直接显示总里程(ODO)和单次行程里程(TRIP)。总里程为车辆累计行驶数据,不可清零;单次里程可手动重置,用于记录分段行程。部分车型会区分实际里程与预估续航里程,后者根据电池电量、驾驶习惯、路况动态计算。
2. 中控屏多功能界面
部分车型将里程信息集成在中控触控屏的车辆状态菜单中,可能包含:
- 历史里程统计(日/周/月里程)
- 能效分析(每公里电耗/kWh)
- 充电后续航(基于最近充电数据估算)
- 导航联动续航(结合路线坡度、拥堵预测剩余可达里程)
3. 抬头显示(HUD)
高端车型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影实时显示当前剩余续航,避免驾驶员频繁低头查看仪表盘。
4. 手机APP远程查看
车企配套的移动应用(如特斯拉App、比亚迪云服务)可远程同步车辆里程数据,部分支持历史轨迹回放及能耗分析。
扩展知识:续航里程准确性影响因素
电池衰减:随着充放电循环增加,电池容量下降导致续航缩减,部分车型会在里程计算中补偿修正。
环境温度:低温(-10℃以下)可能使锂离子活性降低,续航缩减20%-30%,部分车辆会动态调整显示数值。
驾驶模式:运动模式的高能耗会触发算法调低剩余里程,节能模式则可能反向优化。
隐藏里程:部分厂商会预留5%-10%的缓冲电量,表显续航归零后仍可短距离行驶(如特斯拉的"储备里程"功能)。
法规上,中国《GB/T 32960-2016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要求车辆实时上传里程数据至国家监控平台,确保里程信息不可篡改。部分车型还提供电池健康报告,通过车载系统或4S店读取真实充放电容量与理论里程偏差。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