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原料是指制造轮胎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轮胎的耐磨性、抓地力、安全性等关键指标。以下是主要原料及扩展知识:
1. 橡胶
- 天然橡胶:主要从橡胶树的乳胶中提取,占比约30%-40%,提供优异的弹性和抗撕裂性,常用于胎面胶以提高湿地抓地性能。
- 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等,占比50%以上,可改善耐磨性和低温性能。SBR多用于普通轮胎,BR常用于冬季胎。
2. 增强材料
- 炭黑:占轮胎重量的20%-30%,增强橡胶强度、耐磨性,同时吸收热量保护胎体。高性能胎使用高结构炭黑以提升抓地力。
- 二氧化硅:环保型填充剂,降低滚动阻力(节省燃油),提升湿滑路面性能,多用于绿色轮胎。
- 帘线材料:包括聚酯、尼龙、钢丝等。钢丝帘线用于胎体带束层(提高抗刺穿性),尼龙帘线用于卡车胎(耐高温),聚酯帘线轻量化但强度较低。
3. 化学品添加剂
- 硫化剂(如):与橡胶分子交联,提升弹性与耐久性。
- 防老剂:延缓橡胶氧化龟裂,延长寿命。
- 粘合剂(如间苯二酚):增强橡胶与帘线结合力。
4. 其他辅助材料
- 增塑剂:改善加工流动性,如芳香烃油(降低硬度)。
- 臭氧防护剂:防止橡胶开裂。
- 金属部件:胎圈钢丝固定轮胎于轮辋,带束层钢丝网稳定胎面。
扩展知识:
原料趋势:新型生物基橡胶(如蒲公英橡胶)和可再生炭黑正在研发,以减少石油依赖。
差异:赛车胎含高比例天然橡胶以实现瞬时抓地力,而电动车胎需更高强度以承受沉重电池组。
环保法规:欧盟REACH限制多环芳烃油含量,推动企业改用环保油品。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