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在变速器领域已实现自主研发与技术突破。现阶段,国产乘用车与商用车均拥有自主研发的变速器产品,覆盖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双离合变速器(DCT)、无级变速器(CVT)以及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DHT)等多类型技术路线。

1. 手动变速器(MT):完全实现自主化生产,代表企业包括青山工业、法士特等,广泛搭载于入门级燃油车型及商用车。
2. 自动变速器(AT):东安动力(6AT)、盛瑞传动(8AT)已实现量产,早期技术依赖外购专利,现逐步优化核心控制逻辑。
3. 双离合变速器(DCT):长城汽车7DCT450(最大扭矩450N·m)、吉利7DCT EVO等产品装机量超千万台,传动效率达94-96%。
4. 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DHT):比亚迪DM-i超级混动、长城柠檬混动DHT、吉利雷神智擎Hi·X等实现机电耦合系统100%自研,打破丰田/本田专利壁垒。
| 企业名称 | 主力产品 | 技术类型 | 适配车型 | 关键技术参数 |
|---|---|---|---|---|
| 比亚迪 | EHS电混系统 | 双电机DHT | 秦PLUS DM-i | 骁云1.5L+E-CVT,热效率43% |
| 长城蜂巢易创 | 9DCT/9HDCT | 混动双离合 | 哈弗H6 DHT-PHEV | 集成式三离合器,轴向长度缩短6% |
| 吉利罗佑 | 7DCT EVO | 湿式双离合 | 星越L | 扭矩容量330N·m,换挡时间0.2s |
| 盛瑞传动 | SR-8AT380 | 纵置8AT | 一汽奔腾T99 | 可承受380N·m,速比范围7.1 |
国产变速器核心部件自给率突破80%:
• 齿轮制造(精锻科技、双环传动)
• 液压控制系统(宁波丰沃)
• TCU控制单元(联合电子、易捷特)
• 离合器模块(长春一东)
但在高精度轴承、特种合金材料等领域仍需进口,芯片级控制算法与外企存代际差。
| 变速器类型 | 2023年国产占有率 | 头部企业 | 年产能(万台) |
|---|---|---|---|
| DCT双离合 | 62% | 长城/吉利/上汽 | 580 |
| CVT无级 | 38% | 万里扬/柳州上汽 | 240 |
| AT自动 | 15% | 盛瑞/东安 | 120 |
| 混动DHT | 91% | 比亚迪/长城/吉利 | 410 |
1. 多挡位混动专用变速器:奇瑞鲲鹏DHT(3挡)、吉利三挡变频电驱DHT Pro
2. 集成化电驱桥:华为DriveONE八合一电驱动系统
3. 线控换挡技术: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35%
4. 碳化硅电控系统:比亚迪第四代DM技术搭载SiC模块,损耗降低70%
当前国产中高端自动变速器仍与采埃孚/爱信存5-8年技术代差,但在新能源赛道通过DHT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自主品牌混动变速器全球市场占比达47%,电动化转型加速技术壁垒突破。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