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揽胜价格暴跌的原因可从多个维度分析,涉及市场环境、产品竞争力、品牌策略及消费者心理变化等方面。
1. 新能源转型冲击豪华燃油车市场
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加速,中国市场尤为明显。以比亚迪、理想等品牌为代表的高端新能源车型(如仰望U8、理想L9)在舒适性、智能化和用车成本上形成优势,挤压了传统豪华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路虎揽胜作为大排量燃油车,面临碳排放政策收紧(如中国国六B)、城市限行等压力,部分消费者转向纯电或插混车型。
2. 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捷豹路虎长期受质量问题困扰,如J.D. Power可靠性排名靠后,电子系统故障、发动机漏油等问题频发。此外,国产化进程缓慢(如揽胜极光国产后品控争议),导致消费者对“英国血统”的信任度降低。相比奔驰GLS、宝马X7等德系竞品,路虎在技术更新(如智能驾驶、车机系统)上的滞后进一步削弱溢价空间。
3. 二手车市场传导效应
揽胜高保值率神话破灭,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电动化趋势下燃油豪车残值预期下调;二是车商库存压力大,部分平行进口车型因国六标准无法上牌导致抛售;三是金融政策收紧,二手车商融资成本上升,急于。例如,2023年部分揽胜行政版二手车价较2021年下跌超过30%。
4. 经济环境与消费观念变化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高净值人群购车更趋理性。揽胜曾作为“身份符号”的属性减弱,新一代消费者更看重科技体验而非传统豪华标签。同时,中国豪车市场增速放缓,经销商库存系数上升,终端优惠幅度扩大(部分地区新车优惠超15%),进一步拉低市场价格预期。
5. 供应链与成本因素
芯片短缺时期积压的订单红利消退,路虎产能恢复后供需关系逆转。同时,钢材、铝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英国脱欧带来的供应链成本上升,导致厂商利润承压,不得不通过促销平衡销量。
补充行业观察:豪华SUV市场已进入“技术军备竞赛”阶段,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等功能成为新卖点。路虎虽在越野性能上仍有优势(如Terrain Response系统),但城市使用场景的短板日益凸显。若无法在电动化(如揽胜纯电版推迟至2024年)和智能化领域快速跟进,价格体系可能持续承压。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