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本身并不直接包含轴承,但支撑轮胎并使其能够顺畅旋转的核心总成——轮毂单元(Wheel Hub Assembly)——内部则装有至关重要的轴承。通常,人们所说的“汽车轮胎的轴承”实际指的是轮毂轴承(Wheel Bearing)。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一种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即轮毂轴承单元。它将轴承与轮毂(Hub)集成在一起,具有预润滑、预调整和密封性好等特点,简化了安装并提高了可靠性。其核心作用是支撑整车重量,并允许车轮以极低的摩擦阻力自由旋转。
主要类型与技术演进:
• 第一代: 标准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需单独安装和调整。
• 第二代: 开始集成法兰盘,用于固定制动盘和车轮,但轴承仍是分体式。
• 第三代: 最主流的类型。将ABS传感器(磁性编码圈和传感器)集成在轴承单元内部,实现了功能一体化。
• 第四代: 进一步将等速万向节(CV Joint)与轮毂轴承集成在一起,主要用于一些前轮驱动的车型。
轴承类型(按代际) | 主要特点 | 常见安装位置 |
---|---|---|
第一代轮毂轴承 | 分体式,需单独调整预紧度 | 较老车型 |
第二代轮毂轴承(集成法兰) | 轴承与法兰盘集成,安装简便 | 所有车轮 |
第三代轮毂轴承(带ABS传感器) | 集成磁性编码圈,用于车辆ABS/ESP系统 | 现代车型的所有车轮 |
第四代轮毂轴承(集成CVJ) | 轴承与等速万向节总成集成 | 前轮驱动车辆的前轮 |
常见故障与维护:
轮毂轴承是安全关键部件。其故障的典型症状包括:车辆行驶时发出持续的嗡嗡声或轰鸣声(随车速升高而加剧),车轮出现异常晃动,以及集成ABS传感器的车型会触发ABS故障灯。一旦出现这些迹象,应立即检查。由于其采用密封单元设计,损坏后通常需要更换整个轮毂单元总成,而非单独维修内部轴承。
扩展知识:与轮胎相关的其他轴承
除了轮毂轴承,汽车底盘上还有其他与轮胎运动直接相关的轴承:
• 转向节轴承(Knuckle Bearing): 在某些悬挂设计中,转向节本身也可能装有轴承以连接其他部件。
• 等速万向节(CV Joint): 在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车辆上,驱动前轮的动力通过半轴传递,半轴两端的就是等速万向节,其内部包含精密的滚针轴承,允许车轮在转向时仍能接收动力。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