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对国产车发展的支持政策涵盖多个层面,旨在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抢占全球市场。以下是核心政策方向及具体措施:
1. 新能源汽车战略主导
- 双积分政策:通过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与新能源汽车积分(NEV)考核,强制车企提升新能源车产销比例。未达标企业需购买积分或面临罚款,2021-2023年新能源积分比例要求逐年提升至18%。
- 财政补贴退坡与精准扶持:2022年新能源购置补贴标准较2021年退坡30%,但重点转向对充电基础设施、换电模式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专项支持,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20%。
2.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自主可控
- “三纵三横”技术路线:重点支持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汽车(三纵),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三横)的技术攻关。国家科技专项(如“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向高能量密度电池、车规级芯片等领域倾斜。
- 供应链安全: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行《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指引》,应对芯片“卡脖子”问题,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获专项基金扶持。
3. 市场端激励与基建配套
- 免税政策延续: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27年,前两年全额免征,后三年减半征收。地方政府叠加优惠,如上海对置换纯电车给予1万元补贴。
- 充电网络基建:2025年目标建成覆盖全国的“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充电网络,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达到2:1,居民区充电设施纳入新基建重点项目。
4. 国际化布局与品牌提升
- 出海支持:商务部牵头建立汽车出口服务体系,简化报关流程,中欧班列优先运输新能源汽车。2023年国产车出口量突破400万辆,奇瑞、蔚来等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
- 质量标准对接:推动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国际化,参与UNECE法规修订,助力比亚迪、小鹏等车企通过欧盟WVTA认证。
5. 传统燃油车转型与淘汰机制
- 国六排放标准加严:分阶段实施国六b标准,氮氧化物(NOx)限值比国五降低42%,倒逼车企技术升级。多地设立低排放区,老旧车辆置换新能源可获最高2万元补贴。
- 产能优化:严禁新增燃油车产能,通过《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办法》引导传统车企转型智能电动化。
扩展知识:中国正探索“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发展路径,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实现5G+C-V2X全覆盖,为国产车智能化提供政策测试场景。此外,海南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目标,成为省级政策试验田。政策组合拳下,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首破50%,标志着国产车进入全球竞争新阶段。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