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轮胎的气压值需根据车型、载重和使用条件调整,一般范围在2.3~3.0 bar(230~300 kPa)之间,具体以车辆说明书或车身标注为准。以下是关键要点和扩展知识:
1. 厂商标准值优先级
驾驶侧门框、油箱盖或说明书会标明冷胎气压(Cold Tyre Pressure)。例如特斯拉Model 3标准值为2.9 bar,比亚迪汉EV则为2.5 bar。混动车型可能区分前轮(电机驱动轮)和后轮气压。
2. 载重与气压调整
满载或长距离行驶时,建议按厂商说明调高气压5~10%。例如蔚来ES8在满载状态需将后轮从2.6 bar升至2.9 bar。胎压每增加0.2 bar,约可提升50公斤载重能力。
3. 温度影响因素
气温每变化10°C,胎压波动约0.1 bar。冬季需及时补气,夏季高温行驶时胎压可能上升15%,但切勿擅自放气——厂商标注值已考虑热膨胀。
4. 电动汽车的特殊性
- 电池组增加车重(如Model S比同级燃油车重30%),需更高气压支撑;
- 瞬时扭矩大,低胎压易导致胎肩磨损;
- 低滚阻轮胎普遍要求更高气压(如米其林e-Primacy系列建议3.0 bar)。
5. 安全与性能平衡
气压低于标准20%时,续航可能减少8%;过高气压(超标准30%)会导致抓地力下降,制动距离延长。理想状态下,轮胎接地面积应与设计值匹配(可通过胎面磨损检测)。
6. 胎压监测系统(TPMS)校准
每次调整气压后需重置TPMS(方法见手册)。间接式TPMS需以40km/h行驶10分钟完成自学习,直接式可自动识别。
7. 长期停放建议
闲置超1个月时,应将气压提高至标准值120%以防轮胎变形,但使用前需恢复原值。
轮胎气压直接影响续航里程(±5%)、轮胎寿命(偏差15%缩短寿命20%)和操控安全,建议每月用机械表复查(电子胎压计误差可能达±0.1 bar)。充气时优先选择氮气,其渗透率比空气低30%,压力更稳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