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市场,能买到的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车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车型:
1. 上汽集团MG(名爵):
MG品牌近年来在美国市场逐渐铺开,主力车型如MG ZS(小型SUV)和MG HS(紧凑型SUV)起售价约2万美元,性价比突出。MG车型通常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智能互联系统,配置接近日系同级车但价格更低。值得注意的是,MG依托上汽技术,部分车型与通用共享平台(如HS与别克Encore GX同源)。
2. 吉利旗下极星(Polestar):
虽然极星定位高端电动品牌,但其Polestar 2入门版售价约4.8万美元,联邦税收抵免后实际价格可降至4万内,相比特斯拉Model 3更便宜。该车基于吉利SEA平台,续航达270英里(EPA标准),且标配谷歌原生车机系统。
3. 沃尔沃(中国吉利控股):
沃尔沃XC40 Recharge国产版通过进口进入美国,起价约5.3万美元,但享受7500美元联邦补贴后性价比提升。其电池来自宁德时代,车机系统与极星共享底层架构。
4. 比亚迪(潜在进入者):
尽管比亚迪尚未正式登陆美国,但已宣布2024年通过墨西哥工厂向美出口元PLUS(Atto 3),预计售价3.5万-4万美元,刀片电池技术是其核心卖点。
扩展知识:
国产车价格优势主要来自中国本土供应链成本(如电池占电动车成本40%,宁德时代报价比LG低15%);
关税影响:目前中国产整车面临27.5%关税(含2.5%基础税+25%附加税),但墨西哥产车辆可享USMCA免税待遇;
法规差异:国产车需针对美国调整安全配置(如强制前大灯自动开关)、排放标准(加州CARB更严)以及软件本地化(如移除中国版导航);
二手市场:通过平行进口的国产二手车(如理想ONE)价格更低,但缺乏官方保修。
未来随着奇瑞、长城等品牌加速出海,美国消费者将有更多低价国产车选择,尤其在PHEV和纯电领域。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