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的NVH设计是指针对底盘系统(包含悬架、副车架、传动轴、制动系统等)进行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与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的优化和控制。其目标是通过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及系统匹配,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由路面激励、机械运转或空气动力学等因素引发的NVH问题,提升驾乘舒适性。
核心设计要点:
1. 悬架系统优化
- 采用多连杆或双叉臂等独立悬架,减少簧下质量以降低振动传递;
- 衬套刚度与阻尼调校:使用液压衬套或复合橡胶衬套,隔离高频振动(如路面冲击);
- 导向机构几何设计:优化硬点位置,控制车轮跳动时的振动传递路径。
2. 副车架与车身连接
- 副车架采用全框式或封闭式结构,提升弯曲/扭转刚度;
- 悬置系统设计:布置弹性元件(如三点或四点悬置)以阻断动力总成振动向车身的传递。
3. 传动系统NVH控制
- 传动轴动平衡与中间支撑优化,避免高速旋转引起的阶次噪声;
- 差速器齿轮的微观修形,降低啮合冲击噪声。
4. 制动系统降噪
- 刹车片摩擦材料调整,减少制动尖叫(Brake Squeal);
- 卡钳与支架刚度匹配,抑制制动抖动。
5. 结构模态分析与避频
- 通过CAE仿真分析底盘关键部件(如转向节、控制臂)的固有频率,避免与发动机或路面激励频率耦合;
- 采用拓扑优化或局部加强筋设计,避开共振区间。
6. 材料与隔声技术
- 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应用(如碳纤维传动轴),减重并降低结构噪声;
- 底盘护板增加声学包覆层,阻隔轮胎空腔噪声辐射。
7. 系统集成验证
- 实车道路试验结合传递路径分析(TPA),定位主要噪声源;
- 虚拟标定技术(如ADAMS+NVH联合仿真)提前预测问题。
扩展知识:
路面输入特性:轮胎-路面相互作用产生的20-200Hz低频振动是底盘NVH主要挑战,需通过轮胎刚性与悬架滤波器效应协同优化。
电动化影响:电动车因无发动机掩蔽效应,底盘传递的电机高频啸叫(如8kHz以上)问题更突出,需针对性优化。
主动控制技术:部分豪华车型采用主动悬架(如MRC电磁减振器)实时抵消振动,未来可能结合AI预测控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