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鼓的生产过程涉及多道工序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选择
制动鼓通常采用灰铸铁(HT250或HT200)或高强度合金铸铁(如蠕墨铸铁),因其耐磨性、散热性和成本优势。部分高性能制动鼓会采用复合材料或铸铁+钢制结构以提升耐热性。
2. 铸造工艺
- 砂型铸造:主流工艺,使用树脂砂或黏土砂制作铸模,铁水浇注后形成毛坯。
- 离心铸造:将熔融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具,通过离心力使金属均匀分布,提升材料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 消失模铸造:精度更高,适用于复杂结构,但成本较高。
3. 机械加工
- 粗加工:车削制动鼓内外圆端面,预留精加工余量。
- 精加工:使用高精度数控车床(CNC)加工摩擦面,确保表面粗糙度(Ra≤1.6μm)和圆度(公差通常≤0.05mm)。
- 钻孔与开槽:加工安装孔和散热槽,部分制动鼓会增设加强筋以提升刚度。
4. 热处理
- 去应力退火:消除铸造和加工过程中的内应力,防止变形。
- 表面淬火:对摩擦面进行高频淬火或激光硬化,提高耐磨性(硬度可达HRC45-55)。
5. 动平衡与检测
- 动平衡测试:在专用设备上校正不平衡量(一般要求≤15g·cm),避免高速旋转时振动。
- 尺寸检测:使用三坐标测量仪(CMM)验证关键尺寸(如内径、同心度)。
- 探伤检查:磁粉或超声波检测内部裂纹、气孔等缺陷。
6. 表面处理
- 防锈处理:喷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部分厂商会进行镀锌或达克罗工艺。
- 喷漆/喷涂:非摩擦面喷耐高温漆(如环氧树脂),部分商用车型采用黑色抗氧化涂层。
扩展知识:
重型车辆制动鼓会加入镍、铬、钼等合金元素以提升高温抗裂性。
新兴技术如激光熔覆可在磨损表面熔覆耐磨合金层,延长使用寿命。
欧洲车型倾向使用免维护制动鼓,通过优化散热设计减少热衰退。
制动鼓的耐久性直接关联行车安全,生产需符合ISO 15484、GB/T 17469等标准,厂商还需通过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