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发动机护板是否必要取决于具体使用环境和驾驶需求,需综合考量以下因素:
1. 路况因素
复杂路况必备:若常行驶于非铺装路面、碎石路或多坑洼路段,护板可有效防止飞石、泥沙撞击油底壳或变速箱,避免关键部件变形或漏油。铝合金或钢制护板抗冲击性强,能抵御硬物剐蹭。
城市路况可选:铺装道路使用时可酌情省略,但需注意城市道路也可能存在减速带、井盖凸起等隐患,轻度防护的树脂护板兼顾轻量化和防尘功能。
2. 材质选择与性能平衡
树脂/塑料护板:重量轻(约2-4kg)、噪音低,适合防尘防溅,但抗冲击性较弱,严寒地区易脆裂。
铝合金护板:重量适中(5-8kg),强度优于树脂,散热性佳,但频繁剐蹭后可能变形。
钢制护板:高强度(10kg以上),适合越野,但增加油耗(约0.1-0.3L/100km),可能影响碰撞时发动机下沉设计。
3. 安装注意事项
兼容性检查:需匹配原车孔位,避免遮挡机油放油口或变速箱维修口。部分车型预留安装位但未标配护板。
散热与噪音:金属护板可能改变发动机舱气流,导致涡轮增压车型散热效率下降;设计不良的护板易与底盘共振产生异响。
离地间隙:加装后可能减少1-3cm最小离地间隙,影响通过性。
4. 维护与法规影响
定期清理:护板易堆积泥土、落叶,需每5000公里检查清理,防止腐蚀底盘或引发自燃。
年检问题:部分地区改装护板需备案,极端情况下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改装。
5. 替代方案与新技术
局部防护:可单独加装油底壳护甲,减轻重量负担。
主动防护系统:部分豪华车型配备可升降底盘,兼顾通过性与防护性。
结论:越野爱好者、山区/工地用车建议安装金属护板;城市代步车辆选择树脂护板或保持原厂状态即可。无论是否安装,定期检查底盘损伤比护板本身更重要。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