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品牌中应用热成型钢(硼钢)的车型及技术概况如下:
1. 吉利汽车
技术应用:吉利CMA架构(如星越L、领克01)广泛采用热成型钢,车身热成型钢比例最高达22%,抗拉强度达1500MPa以上,用于A/B柱、门槛梁等关键防撞结构。
延伸技术:与沃尔沃协同开发的“深海魔方”车身结构,通过多层热成型钢强化侧面碰撞防护。
2. 长城汽车
哈弗/魏牌:哈弗H6、魏牌拿铁等车型采用“柠檬平台”,热成型钢占比12%-15%,重点用于底盘纵梁与乘员舱骨架。坦克300的非承载式车架也局部使用热成型钢增强刚性。
技术特点:通过一体式门环设计(激光拼焊热成型钢)减少焊接点,提升整体性。
3. 比亚迪
王朝系列:汉EV车身热成型钢用量达10%(白车身占比),应用于前纵梁、车门防撞梁;海豹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中,热成型钢与蜂窝铝结合增强侧碰安全。
刀片电池保护:电池包壳体采用热成型钢框架,对抗挤压和穿刺。
4. 长安汽车
UNI系列:UNI-K/T采用“方舟架构”,热成型钢占比20%,形成高强度环形车身。
碰撞传导设计:通过热成型钢前防撞梁+吸能盒组合优化低速碰撞维修经济性。
5. 奇瑞汽车
瑞虎8 PRO:T1X平台使用热成型钢B柱加强件,抗弯强度提升30%。
捷途品牌:大圣车型通过热成型钢笼式车身达成C-NCAP五星标准。
6. 红旗汽车
H9/E-HS9:纵置后驱平台中,热成型钢用于中央通道和地板横梁,配合9H型结构提升扭转刚度至50000Nm/°。
技术扩展:
材料工艺:热成型钢(22MnB5)经950℃高温淬火后强度提升4-5倍,但需激光切割(冲压后硬度达500HV)。
行业趋势:自主品牌热成型钢应用比例从2015年的不足8%提升至2023年的15%-25%,与大众MQB(27%)、丰田TNGA(20%)差距缩小。
注意:具体用量随车型年款变化,需以官方白车身技术资料为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