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衣的基材和胶水选择多样,核心材质和粘接技术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以下从基材和胶水两方面详细说明:
一、基材类型
1. 聚氨酯(TPU)
- 主流材质:目前高端车衣普遍采用脂肪族TPU(热塑性聚氨酯),具备优异的抗紫外线、耐黄变和自修复性能。分为芳香族(低成本但易黄变)和脂肪族(高稳定性,价格较高)。
- 多层结构:多数TPU车衣为多层共挤工艺,包含基材层、涂层和胶层。部分产品添加纳米涂层(如疏水层)提升防污性。
2. PVC(聚氯乙烯)
- 低价替代方案:硬度高但延展性差,易开裂变黄,多见于低端车衣,逐渐被TPU取代。
3. 其他新型材料
- 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少数品牌尝试使用,弹性优于TPU但成本更高,尚未普及。
- 复合涂层技术:部分厂商在TPU基础上复合陶瓷涂层或氟素涂层,增强抗刮和耐候性。
二、胶水类型
1. 丙烯酸胶(压敏胶)
- 主流选择:低初粘性、高持粘性的水性丙烯酸胶,确保无残胶且可重复粘贴(如3M、艾利等品牌)。部分产品加入硅烷改性提升耐高温性。
- 环保要求:符合国际标准(如REACH、RoHS),避免腐蚀车漆。
2. 橡胶基胶水
- 低价方案:初粘性强但易老化残留,可能损伤车漆,多见于劣质车衣。
3. 特殊改性胶
- 交联型胶水:通过紫外线或热固化增强粘结力,用于高端定制车衣。
三、延伸知识
基材厚度:常见6-10mil(0.15-0.25mm),过薄保护性不足,过厚影响施工。
工艺差异:进口基材(如路博润TPU)与国产(如浙江凯阳)在耐黄变性能上仍有差距。
测试标准:优质车衣需通过QUV紫外老化测试(2000小时以上)、剥离力测试(5现行的石油化工标准体系正在这些新兴领域快速完善,例如在生物降解材料方向逐步与国际接轨。
国产车衣的基材和胶水技术正逐步追赶国际水平,但需警惕劣质产品以低价掩盖性能缺陷。选择时需关注厂商的技术参数和实际测试报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