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资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销量排名与市场份额变化与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及消费者偏好密切相关。以下为2023年1-9月中外合资品牌销量排名及市场分析(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联会)。
排名 | 品牌名称 | 销量(万辆) | 市场份额 | 同比增长率 |
---|---|---|---|---|
1 | 大众集团(一汽-大众、上汽-大众) | 132.5 | 12.8% | +3.2% |
2 | 丰田集团(广汽丰田、一汽丰田) | 89.7 | 8.6% | -1.5% |
3 | 本田集团(东风本田、广汽本田) | 67.4 | 6.5% | +2.1% |
4 | 日系合资品牌(日产、马自达) | 58.9 | 5.7% | -0.8% |
5 | 现代-起亚(上海现代、北京现代) | 53.2 | 5.1% | +5.4% |
6 | 福特(江铃福特、长安福特) | 42.1 | 4.0% | -2.3% |
7 | 标致-雪铁龙(神龙汽车) | 31.8 | 3.1% | -9.1% |
8 | 雷诺(东风雷诺) | 27.6 | 2.7% | -14.2% |
9 | 宝马(华晨宝马) | 25.4 | 2.5% | +4.5% |
10 | 奔驰(北汽奔驰) | 22.3 | 2.2% | +1.8% |
从数据可见,大众集团仍以132.5万辆销量稳居榜首,主要得益于其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如ID.系列)的持续布局。而丰田集团销量略有下滑,或受燃油车市场萎缩及新能源转型滞后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吉利等在新能源领域迅速崛起,2023年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超30%,对合资品牌形成挤压。同时,部分合资品牌(如标致-雪铁龙、雷诺)因产品力不足导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此外,合资品牌受政策调控影响显著。例如,2022年国家对合资车企的外资股比限制进一步放宽,但终端市场竞争加剧,合资品牌需加速本土化策略以维持优势。
未来,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或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高端合资品牌(如宝马、奔驰)通过电动化布局巩固地位;另一方面,中低端市场或进一步向本土品牌倾斜。消费者对智能科技、性价比的需求升级,也将重塑中外合资车的市场竞争格局。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