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排空(即排除制动液中的空气)是确保制动效能的关键维护步骤。以下是详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 确保车辆停放在水平地面,挂入P挡(自动挡)或空挡(手动挡),拉紧手刹。
- 准备符合DOT4或DOT3标准的清洁制动液(参考车辆手册要求),禁止混用不同标号液体。
- 工具包括透明软管、开口扳手(适配制动分泵放油螺钉规格)、专用排空瓶、手套及护目镜。
2. 主缸初次排空
- 打开发动机舱,清洁制动液储液罐表面。拆卸储液罐盖后,检查液位是否在MAX线以上。
- 两人配合操作:一人连续踩踏制动踏板数次(约5-6次)后保持踩到底,另一人迅速拧松主缸出口油管接头,排出带气泡的液体后立即拧紧。重复至无气泡。
3. 分泵顺序排空(从远到近原则)
- 传统液压系统按右后轮→左后轮→右前轮→左前轮顺序操作。电子制动系统需先通过诊断仪解除制动电机锁止。
- 将透明软管连接分泵放油嘴,末端浸入装有制动液的排空瓶中。踩下制动踏板并保持时,拧松放油螺钉1/4圈,观察液体流动状态。
- 当液体无气泡且流速稳定时拧紧螺钉,再缓慢释放踏板。每个分泵需重复3-5次,直至排出的制动液无悬浮气泡。
4. 电子系统辅助排空
- 配备ABS的车辆需用专用诊断设备激活泵电机循环排空阀体内部气体。部分车型要求点火开关ON状态但发动机不启动。
- 电动液压助力系统(如ESP)可能需进行特定的"故障码清除-自动排空"程序。
5. 完成检查
- 全部排空后补充制动液至MAX线,拧紧储液罐盖。测试制动踏板行程应坚实无虚位(正常行程约1/3至1/2)。
- 路试时以30km/h车速轻踩制动,检查制动力线性度。异常柔软需重新排空。
技术要点:
制动液具有强吸湿性,开封后需立即使用,排空操作总时长建议控制在40分钟内。
若系统曾完全泄压(如更换主缸),建议采用真空排空法(负压0.7-0.9Bar)提升效率。
老旧车辆金属管路可能产生腐蚀碎屑,排空时应观察液体颜色,浑浊需考虑全系统冲洗。
冬季操作注意环境温度,低于-10℃时制动液粘度增大,排空时间需延长20%。
制动系统排空不彻底会导致气阻现象,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制动失效。建议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制动液时同步进行系统排空。改装大规格卡钳或延长油管后必须重新排空。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