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风扇的运转是一个由热管理系统控制的复杂过程,其核心目标是维持发动机在最佳温度区间(通常是85°C-105°C)工作。风扇的转动并非由驾驶方式直接控制,而是由发动机的冷却需求和一系列传感器与执行器共同决定。
发动机风扇的主要工作模式与触发条件如下:
1. 电子温控风扇(现代车辆主流):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或独立的热管理模块控制的电子风扇。其工作逻辑基于多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
•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 这是最主要的信号源。当ECU检测到冷却液温度超过预设的阈值(如95°C)时,会指令风扇继电器接通,启动风扇。温度越高,风扇转速通常越高(多速风扇)。
• 空调系统压力传感器: 当驾驶员开启空调制冷(A/C)时,空调冷凝器的散热需求大增。即使发动机本身温度不高,ECU也会根据空调高压管路内的压力信号启动风扇,以辅助冷凝器散热,确保空调系统高效工作。
• 车速传感器: 在高速行驶时,迎面而来的气流已能提供足够的撞风冷却效果,因此ECU可能会降低风扇转速或直接将其关闭以节省能源。反之,在低速或怠速状态下,缺乏撞风效应,风扇更易被激活。
• 发动机负载: 在重载、爬坡或激烈驾驶等高负荷工况下,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急剧增加,ECU会提前或更积极地启动风扇以应对热负荷。
2. 硅油离合器风扇(常见于旧款或大排量车辆): 这是一种机械式风扇,其转速并非完全由电信号控制,而是取决于风扇前端硅油离合器的工作状态。
• 离合器前端有一个双金属感温片,它感知经过散热器的空气温度。
• 当空气温度较低时,感温片收缩,离合器处于分离或半分离状态,风扇转速低于发动机转速,噪音和功耗都较小。
• 当空气温度升高到一定值(例如70°C以上),感温片受热变形,推动阀片打开,使硅油充满工作室,离合器进入结合状态,风扇随发动机高速旋转,提供最大风量。
3. 电动风扇(纯电动汽车/新能源车): 在新能源车上,风扇的主要职责从冷却发动机转变为冷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其工作完全由VCU(整车控制器)或BMS(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电池温度、电机温度等信号进行精确控制。
以下表格总结了不同触发条件及其对应的工作模式:
触发条件 | 风扇工作模式 | 控制机制简述 |
---|---|---|
冷却液温度过高(>95°C) | 启动并逐步提速 | ECU根据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控制继电器 |
空调系统开启(A/C ON) | 启动(无论水温高低) | ECU接收空调请求信号,为冷凝器散热 |
车辆低速/怠速行驶 | 更易启动或高速运转 | 缺乏撞风冷却,ECU依赖风扇强制散热 |
发动机高负荷运行 | 提前或高速运转 | ECU预判散热需求增加,主动介入 |
硅油离合器感温片受热 | 机械耦合,风扇高速旋转 | 通过硅油粘度变化实现机械式转速控制 |
新能源车电池/电机高温 | 启动冷却 | BMS/VCU根据电池、电机温度信号控制 |
扩展知识:风扇延时关闭
您可能会注意到,有时在熄火锁车后,发动机舱内的风扇仍会持续运转一段时间。这是一种正常的延时冷却功能。其目的是在发动机熄火、冷却液循环泵停止工作后,继续通过风扇吹拂高温的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如有),带走其积蓄的余热,防止因热量聚集而导致机油结焦或部件过早老化,从而保护发动机。
总结来说,发动机风扇的运转是车辆热管理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的体现。驾驶员无需进行任何特殊操作,系统会根据实时工况自动决策,确保动力总成始终工作在安全、高效的温度范围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