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被称为“国产车”的原因主要基于其在中国本土化生产与销售的属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1. 合资生产模式
马自达通过与中国车企成立合资公司实现本土化生产。例如长安马自达(与长安汽车合资)和一汽马自达(与中国一汽合作),其车型在南京、长春等工厂生产,符合中国法律对“国产车”的定义,即在国内组装并满足一定本地化率要求。
2. 供应链与零部件本土化
国产马自达车型大量采用中国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部分车型国产化率超过60%。例如CX-5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由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生产,降低关税成本,适应中国市场定价策略。
3. 政策与市场定位
为规避进口车关税(传统燃油车税率为15%+增值税13%),马自达通过国产化降低售价。同时,国产车可享受中国政府新能源补贴(如CX-30 EV),并针对中国消费者偏好调整配置(如加长轴距、智能车机系统)。
4. 历史发展背景
马自达早在1992年便与海南汽车合作生产海南马自达323,2005年与一汽、长安深化合资。2021年马自达在华销量约18万辆,其中90%为国产车型,形成稳定的本土产销体系。
5. 技术适配性调整
国产车型会进行本土化改造,例如调整底盘悬挂以适应中国路况,或搭载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发动机。长安马自达研发中心还针对中国气候开发了专属防腐工艺。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车”在中文语境中特指本土生产车辆,而马自达作为日本品牌,其国产车型仍保留部分核心技术(如创驰蓝天技术),与完全自主品牌存在差异。这种模式也是德系、美系品牌(如大众、别克)在华常见策略。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