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冬的来临,很多司机都会担心自己的车子会不会出现发动机被冻住的情况。那么,汽车发动机会被冻吗?发动机被冻住了会对车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首先,汽车发动机其实是很难被冻住的。现在市面上的汽车发动机都是采用水冷式散热系统,利用冷却液来吸收发动机的热量,然后将热量通过散热器散发掉。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汽车发动机不会被冻住。
但是,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下,例如气温低于-30℃的北极地区等,有可能会发生发动机被冻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主要是由于冷却水管路和散热器中的冻结产物堵塞了冷却系统,导致水流不能正常循环,从而导致发动机被冻住。
如果出现发动机被冻住的情况,首先要做的是不要强行启动发动机。因为在发动机被冻住的情况下,如果强行启动发动机,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的机械部件损坏,从而增加修理费用。
正确的做法是打开车辆的发动机盖,用毛巾或者记事本将水箱散热器的四周包裹住,然后打开水箱盖,如果发现散热液已经变成了固体或者冰块,需要等待发动机周围的温度升高,让冻结的液体融化,恢复散热液循环,这样才能正常启动发动机。
除了以上应对策略之外,为了预防汽车发动机被冻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保护发动机:
1.定期更换冷却液。一般来说,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需要每两年或者每4万公里左右更换一次,以保证冷却系统的畅通。如果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建议更换一些抗冻能力更强的冷却液。
2.在寒冷天气下尽量让车子保持在室内,不要暴露在外面的冰雪之中。
3.在停车的时候,最好将车辆停在温度适宜的地方,例如停车场、车库等等,尽量避免停放在露天的地面。
总之,虽然汽车发动机被冻住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是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加强对发动机的保养和维护,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