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汽车轮胎换气(充放气)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换气前准备
1. 工具准备
- 胎压计:建议使用数字式或机械式胎压计,精度±1psi为佳。
- 气泵:选择车载12V电动气泵或压缩空气泵,确保最大气压≥200kPa。
- 气门嘴盖拆卸工具:可用手指或钳子辅助。
- 安全手套及护目镜(防护高压气体喷溅)。
2. 环境检查
- 车辆停放在水平硬质路面,启用驻车制动。
- 避免高温环境操作(胎温升高影响气压读数)。
二、放气操作(如需要)
1. 拆下气门嘴盖,用细针按压气门芯中央的金属杆(逆时针方向可完全旋出气门芯)。
2. 缓慢放气至目标值,避免快速泄压导致气门芯损坏。
3. 极端情况下需完全放气(如补胎),注意标记轮胎与轮毂的相对位置。
三、充气操作
1. 连接气泵
- 将气泵接头垂直插入气门嘴,确保密封无漏气(可涂抹肥皂水检测)。
2. 动态监测气压
- 分阶段充气(每次增加50kPa暂停,冷却30秒),避免过充。
- 冷胎标准参考车辆B柱标签或手册(常见轿车前轮220kPa,后轮230kPa)。
3. 校准与修正
- 充气后静置5分钟复测,气温每变化10°C,胎压会波动7-10kPa。
四、关键注意事项
1. 严禁超压充气(超过标称值50%可能引发爆胎)。
2. 氮气充注需专业设备,普通空气充注时湿度应<60%。
3. 定期检查气门嘴老化(橡胶嘴寿命约3-5年)。
4. 备胎需维持略高于标准值(约260kPa),长期存放应每月补气。
五、扩展知识
TPMS系统联动:部分车型需在充气后长按SET键复位胎压监测。
季节性调整:冬季建议增加10-15kPa补偿低温收缩,夏季避免午间高温充气。
轮胎磨损关联:长期低压行驶会导致胎肩异常磨损,高压则加剧胎面中部磨损。
换气操作关系到行车安全与轮胎寿命,建议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胎压,长途前必检。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