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并不仅仅是依靠加装或升级三元催化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 TWC)来实现的,而是一项涉及整个尾气后处理系统乃至发动机全域的综合性技术升级。三元催化器是核心部件之一,但为了满足严苛的国六标准,车企普遍采用了更为复杂和高效的技术组合。
三元催化器的作用是同时净化发动机废气中的三种主要有害物质: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其内部涂覆有铂(Pt)、钯(Pd)、铑(Rh)等贵金属作为催化剂,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CO₂)、水(H₂O)和氮气(N₂)。
然而,国六标准(尤其是国六b阶段)对污染物限值的要求极为严格,并新增了对颗粒物数量(PN)的限制。这使得单一的三元催化器难以胜任。因此,国产车在满足国六标准时,普遍采用了以下一种或多种技术路线:
1. 三元催化器升级: 国六车辆的三元催化器通常采用了更高的贵金属载量和更先进的涂层技术,以提升其低温起燃活性和高温耐久性,确保在更广泛的工况下保持高转化效率。
2. 加装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 这是应对PN限值最关键的技术。GPF类似于柴油车上的DPF,其壁面是多孔陶瓷结构,能有效捕集发动机产生的细微颗粒物(PM)。国六车型,尤其是直喷发动机车型,几乎普遍加装了GPF。
3. 更精密的发动机管理系统: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如提高喷射压力、改进喷油嘴设计),从源头减少颗粒物的生成,并为后端催化器的高效工作创造稳定的条件。
4. 更复杂的传感器与控制系统: 国六车辆配备了更多的传感器(如上下游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来精确监控催化器的工作状态和空燃比,确保系统始终在最佳窗口运行。
对于柴油车,技术路线则更为复杂,通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柴油颗粒捕集器(DPF)+柴油氧化催化器(DOC)的组合系统。
下表简要对比了国五与国六标准下汽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典型技术差异:
技术部件/系统 | 国五阶段典型配置 | 国六阶段典型配置(汽油车) |
---|---|---|
三元催化器(TWC) | 标准贵金属载量,满足CO、HC、NOx基本转化 | 高贵金属载量,高性能涂层,转化效率大幅提升 |
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 | 通常无需配置 | 普遍加装,用于捕集颗粒物(PM)并控制颗粒物数量(PN) |
传感器与控制 | 上游氧传感器,基本闭环控制 | 上下游氧传感器,更复杂的监控算法,精度要求极高 |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 基本系统 | 增强系统,对碳罐等部件要求更严,减少燃油蒸气排放 |
车载诊断系统(OBD) | 国五标准 | 国六标准,监控范围更广,阈值更严格,具备远程监控能力 |
综上所述,“国产车国六是加三元催化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是的,但远不止于此。三元催化器是基础且关键的部件,但为了达标,加装GPF以及对整个动力总成系统进行全方位升级是国六车型更显著的技术特征。这是一个从发动机燃烧源头到尾气最终处理的系统性工程。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