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汽车发动机附件皮带(又称正时皮带或多楔带)需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 确认皮带类型
- 区分正时皮带(同步曲轴与凸轮轴)和附件皮带(驱动发电机、水泵等)。附件皮带通常为多楔带,表面有多个纵向沟槽。
- 查阅车辆维修手册,确认皮带型号、走向图及张紧轮位置。
2. 工具准备
- 专用扳手(如曲轴定位工具)、套筒套装、撬杠、张力计、新皮带及配套张紧轮/惰轮(建议同步更换)。
3. 安全措施
- 断开蓄电池负极,防止意外启动。
- 待发动机冷却后操作,避免烫伤。
二、拆卸旧皮带
1. 释放皮带张力
- 使用扳手旋转张紧轮(自动张紧器需逆时针转动,机械式需松开固定螺栓),释放张力后取下皮带。
- 对于无张紧轮的设计,需松开发电机或空调压缩机支架螺栓调整。
2. 标记皮带走向
- 用记号笔或手机拍摄皮带绕行路径(尤其多皮带轮系统),避免安装时混淆。
3. 检查磨损件
- 检查张紧轮、惰轮是否卡滞或异响,皮带是否有裂纹、缺失楔齿、油污腐蚀。若发现异常,需更换相应部件。
三、安装新皮带
1. 对准皮带轮
- 按记录的走向图绕行皮带,确保每个槽口完全嵌入皮带轮,避免反向安装。
2. 调整张力
- 手动张紧器:通过调整螺栓使皮带中部下压约5-10mm为合适张力。
- 自动张紧器:安装后松开扳手,弹簧会自动压紧皮带。
- 使用张力计测量(部分车型要求50-100N的挠度)。
3. 验证运转
- 手动旋转曲轴2-3圈,确认皮带无跑偏或异响,再启动发动机观察有无打滑噪音。
四、扩展知识
1. 更换周期
- 附件皮带通常6-10万公里更换,但长期高温或涉水环境需提前。正时皮带需严格按厂家规定(如8-12万公里),断裂会导致发动机顶气门。
2. 材质差异
- 氯丁橡胶皮带耐高温但易老化;氢化橡胶(HNBR)寿命更长,适合高性能车。
3. 故障征兆
- 尖啸声(张力不足)、龟裂(老化)、碎屑脱落(轮系不对中)。
五、注意事项
禁止用润滑剂处理皮带,会加速磨损。
更换正时皮带需对准曲轴/凸轮轴标记,操作复杂建议由专业技师完成。
安装后清理油污,避免皮带打滑。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