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速箱的信号需要综合考虑传感器输入、电控单元策略和执行机构响应等要素。以下列出关键控制信号及扩展知识:
1. 转速信号
发动机转速信号: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采集,决定换挡时机与离合结合速度。过高的转速差会导致换挡冲击,需与车速信号同步优化。
输入/输出轴转速信号:监测实际传动比,用于判断离合器滑摩状态及档位同步(同步器需转速差<50rpm)。
涡轮转速(液力变矩器):在AT变速箱中,锁止离合器的结合需根据涡轮-泵轮转速差控制,通常阈值设定在±5%范围内。
2. 负载信号
节气门开度/油门踏板信号:反映驾驶意图,急加速时延迟升档(如Kick-down信号触发降2档),需考虑踏板开合速率(dV/dt)进行预测控制。
扭矩请求信号:通过CAN总线从ECU获取,直接影响换挡曲线选择(经济/运动模式扭矩阈值差可达30%)。
3. 液压系统信号
油压信号:监测主油路压力(AT变速箱典型值0.6-1.2MPa),压力不足会导致换挡迟缓。电液比例阀PWM控制频率需>100Hz以避免压力振荡。
油温信号:低温时(<-20℃)需提高油压补偿粘度增加,高温(>120℃)触发降档保护。
4. 档位反馈信号
选档器位置信号:P/R/N/D档位验证需冗余设计(如双霍尔传感器),换挡行程误差需<0.5mm。
同步器位置信号:通过LVDT传感器监测,双离合变速箱的预选档位需提前500ms预加载。
5. 车辆动态信号
纵向加速度信号:上坡时降档阈值降低15%-20%,下坡时启用发动机制动逻辑。
横摆角速度:四驱车型在弯道中禁止换挡,ESC系统通过CAN发送抑制信号。
扩展知识:现代变速箱控制已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基于5ms周期的实时计算优化换挡轨迹。48V轻混系统引入后,电机扭矩补偿可消除换挡动力中断(扭矩填充技术)。故障模式下,Limp-home逻辑会锁定当前档位或强制2档起步,同时需触发OBD-II诊断码存储。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