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相当广泛,许多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合资企业已推出多款电动车型,并积极扩展技术合作与市场投放。以下是主要合资品牌电动车的概况及相关扩展知识:
1. 大众ID.系列
大众与一汽、上汽合资推出ID.4 Crozz(一汽-大众)、ID.4 X(上汽大众)、ID.6等车型,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续航500公里以上,搭载智能座舱和L2级辅助驾驶。2023年新增ID.3,瞄准年轻市场。
2. 丰田bZ系列
丰田与一汽、广汽合作推出bZ4X,支持双电机四驱和太阳能车顶技术,CLTC续航最高615公里。丰田同时布局氢燃料电池车(如Mirai),但现阶段以纯电为主。
3. 本田e:NS1/e:NP1
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分别推出e:NS1和e:NP1,搭载三合一电驱系统,续航510公里,配备Honda CONNECT 3.0智导互联系统。
4. 日产Ariya
东风日产Ariya基于云图纯电平台,提供e-4ORCE双电机四驱技术,续航最高623公里(CLTC),支持ProPILOT 2.0辅助驾驶。
5. 奔驰EQ系列
北京奔驰生产EQC、EQE等车型,EQS则通过进口引入。EQESUV本土化生产,采用弓形车身设计,续航达717公里(CLTC),支持高压快充。
6. 宝马i系列
华晨宝马投产iX3、i3(基于3系油改电),iX3搭载第五代eDrive技术,续航550公里。2023年推出i7豪华电动轿车。
7. 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
长安福特国产化Mach-E,GT版续航619公里,0-100km/h加速3.65秒,配备BlueCruise驾驶辅助系统。
8. 现代/起亚
北京现代推出菲斯塔纯电动、名图纯电等,起亚则发布EV6(进口)并规划本土化生产。E-GMP平台支持800V高压快充,18分钟充电80%。
技术趋势与市场动态
合资品牌正加速电动化转型,技术路线涵盖纯电(BEV)、插混(PHEV)和氢能(如丰田Mirai)。关键竞争点包括:
平台化:大众MEB、丰田e-TNGA等专用平台提升空间和能效;
智能化:多数车型配备高级辅助驾驶和车联网功能;
本土化适配: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加长轴距、优化车机系统(如搭载本土软件生态)。
挑战与机遇
合资品临新势力(如特斯拉、蔚来)的竞争压力,但凭借供应链管理、生产经验和品牌认知度,在中高端市场仍具优势。未来能否在智能驾驶、超充网络等核心领域突破,将决定其市场地位。
合资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电池回收体系的完善,未来技术迭代将更注重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目标。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