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液更换流程及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 确保车辆处于水平地面,熄火并拉紧手刹。
- 准备符合标准的DOT4或DOT5.1制动液(参考车辆手册要求)、10mm或12mm开口扳手、透明软管、清洁容器、手套及护目镜。
- 清理制动液储液罐周围污垢,避免杂质进入制动系统。
2. 旧液排放
- 按“远至近”顺序操作(通常为右后→左后→右前→左前),逐一轮胎拆卸并找到制动分泵放油螺丝。
- 在放油螺丝上连接透明软管,另一端插入废液容器。
- 一人踩刹车数次后踩住踏板,另一人拧松放油螺丝排出旧液,观察到气泡消失且新液流出后拧紧螺丝。重复操作至所有车轮完成。
3. 新液加注
- 持续检查储液罐液位,始终保持液面在MAX线以上,避免空气进入主缸。
- 换液完成后,补充新液至标准刻度。
4. 排气处理
- 若踏板踩踏绵软,需进行排气操作。保持发动机运转,重复踩刹车-松螺丝放气流程,直至踏板力度恢复 firm。
5. 注意事项
- 制动液具强腐蚀性,避免接触车漆或皮肤,不慎接触需立即用清水冲洗。
- 不同品牌或标号的制动液不可混用,否则易导致化学变质。
- 建议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制动液(以先到者为准),潮湿地区需缩短周期。
6. 扩展知识
- 制动液吸水特性是更换主因,含水量超3%会降低沸点,导致高温制动失效。
- 更换后需路试,低速测试制动效能,确保无异常。
- 部分车型配备电子制动系统(如ESP),需专用诊断仪辅助排气,建议交由专业技师操作。
制动液更换关乎行车安全,操作不规范易引发制动失灵,若无经验建议前往正规维修点处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