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中的换油环节可采用抽油或放油两种方式,抽油是其中一种较为高效的方法,但并非唯一选择。
1. 抽油原理与设备
抽油通过真空泵从机油加注口插入抽油管,直达油底壳底部,利用负压抽出旧机油。专业抽油机可抽取约95%以上的旧油,部分高端车型(如部分德系车)因油底壳设计复杂,抽油效果可能优于传统放油。
2. 抽油 vs 放油对比
- 清洁度:抽油避免拆放油螺栓导致的油底壳螺纹损伤,减少杂质进入风险;但放油可借助重力排出沉积金属碎屑。
- 适用性:部分车型(如搭载滤网式油底壳的奥迪/大众)必须抽油,而越野车等油底壳位置较低的车型更适合放油。
- 效率:抽油省去升降车辆步骤,节省时间,但需依赖专业设备。
3. 注意事项
- 抽油前需确保发动机温度在60-80℃,低温时机油粘稠度高涨;
- 务必更换机油滤清器,残留旧滤芯中的脏油会污染新机油;
- 检查抽油管是否触底,避免抽取不彻底导致旧油残留超10%。
4. 技术延伸
部分品牌(如宝马)设计双工位放油螺丝,同时兼容抽放两种方式。新一代电动抽油设备甚至能监控机油状态,通过油液透明度传感器判断更换周期。
5. 误区纠正
- "抽油不干净"是常见误解,实际油底壳设计时已考虑抽取路径;
- 频繁拆装放油螺丝确实可能造成铝制油底壳滑牙,此时抽油成为优选方案。
选择抽油或放油需综合考虑车型设计、施工条件及技师水平,规范的抽油操作同样能达到养护标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