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助力系统主要包括转向助力、制动助力和悬挂辅助系统,其核心目标是提升驾驶舒适性与操控安全性。以下是具体分类与扩展说明:
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 取代传统液压助力,通过电机直接辅助转向。
- 分三类:管柱式(C-EPS)、齿轮式(P-EPS)、齿条式(R-EPS),适应不同车型需求。
- 优势:能耗低(仅转向时工作)、响应快,可集成自动驾驶功能,如车道保持辅助。
2.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EHB/EMB)
- EHB(电液混合制动):以博世iBooster为代表,通过电机放大踏板力驱动液压制动,支持能量回收。
- EMB(纯电制动):取消液压管路,直接由电机控制卡钳,尚处推广阶段。
- 关键功能:与再生制动协同,最大化回收动能,延长续航。
3. 智能悬挂系统
- 空气悬架:通过电机驱动气泵调节弹簧刚度,代表车型如蔚来ET7。
- CDC连续阻尼控制:实时调整减震器阻尼,提升复杂路况适应性。
4. 附加辅助系统
- 扭矩矢量控制:双电机车型通过独立轮端扭矩分配提高过弯稳定性(如特斯拉Plaid的Track模式)。
- 电子稳定程序(ESP):与助力系统联动,防止打滑或转向不足。
技术趋势:
域控制器整合:将助力系统纳入整车计算平台(如特斯拉FSD芯片),实现更高效的协同控制。
冗余设计:L4以上自动驾驶要求冗余制动/转向系统,如奔驰Drive Pilot采用双ECU。
电动汽车助力系统的演进直接提升了能效与智能化水平,未来将更深度融入整车电子架构。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