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轿车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日常使用中的防雨问题,其防水性能通常能满足正常雨天的行驶需求,但仍有几点需要注意:
1. 核心部件的防水等级
电动车的电池组、电机和电控系统(统称"三电系统")通常具备IP67或更高防护等级,可短时浸入1米深水中而不进水。高压线束接口采用密封设计,充电口有排水槽和橡胶密封圈。
2. 雨天充电的注意事项
符合国标的充电桩和车辆充电接口具备防淋雨设计(IP54以上),但雷暴天气建议暂停充电。充电前应检查接口是否积水,头接触片氧化会导致充电故障。
3. 涉水性能优势
电动车无进气口和排气管,理论涉水深度比燃油车更高(多数车型可达30-50cm),但持续涉水可能导致电池组散热异常。部分车型的电池组配有主动液冷系统,涉水后建议检查冷却液。
4. 暴雨极端情况
城市内涝时,当水深超过门槛线,即便电池不漏水,也可能因车身浮力导致失控。电池托盘若遭受磕碰后再泡水,存在短路风险。部分高端车型配备电池绝缘监测系统,遇险情会自动切断高压电。
5. 日常维护建议
雨后应清理底盘泥沙,防止腐蚀电池壳体;检查轮拱内衬是否脱落,避免高压线束被飞石击伤。梅雨季需注意车内湿度,部分车型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湿度>85%时会启用防结露程序。
电动车的防水设计远比普通电器严格,但长期停放过湿环境会加速电子元件老化。厂家进行的淋雨测试通常包括360°喷淋、高压水冲射等极端工况。实际使用中只要避免蓄电池(小电瓶)舱积水,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涉水行驶后出现功率受限提示,可能是电池绝缘监测被触发,需及时检修而非强行重启系统。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