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车是否配备涡轮增压装置取决于具体车型和设计目标,但现代跑车中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原因如下:
1. 提升动力性能
涡轮增压通过压缩进气增加氧气密度,使发动机在相同排量下燃烧更充分,显著提高功率和扭矩。例如,保时捷911 Turbo S的3.8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输出650马力,远超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
2. 小排量高效化
为应对环保法规,许多跑车采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替代大排量自吸。如梅赛德斯-AMG C 63 S搭载2.0T四缸机,通过涡轮技术实现476马力,同时降低排放。
3. 扭矩平原优化
涡轮增压器(尤其是双涡管或可变截面技术)可改善低速响应。宝马M4的S58发动机在2750rpm即可爆发650N·m扭矩,适合赛道出弯加速。
4. 混合动力协同
部分超跑将涡轮增压与电机结合,如法拉利296 GTB的2.9T V6与插混系统综合功率达830马力,涡轮迟滞由电机填补。
5. 技术细分差异
单涡轮:成本低,多见于入门跑车(如丰田Supra 3.0T)。
双涡轮:分串联(阶段性增压)或并联(V型发动机常见),如日产GT-R的VR38DETT。
电动涡轮:奥迪RS e-tron GT采用电子增压器,实现零延迟响应。
需要注意,自然吸气跑车(如兰博基尼Huracán)仍存在,侧重线性输出与高转特性。涡轮增压虽提升效率,但可能增加散热负担,故高性能车型通常配备中冷器、喷油嘴冷却等配套系统。未来趋势是涡轮与电动化技术的深度整合。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