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电动汽车的环保规定主要由多项国家标准(GB)和技术规范共同构成,覆盖整车排放、电池回收、充电设施安全等多个方面。以下为目前主要与电动汽车环保相关的国标汇总: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适用范围 | 核心内容 |
---|---|---|---|
GB 17691-2017 |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 适用于M1类新能源汽车 | 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限值,重点控制CO、HC、NOx等尾气排放。 |
GB/T 19598-2014 |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 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 | 明确整车电气安全、电池系统安全、充电安全等环保相关要求,防止电池热失控导致的环境污染。 |
GB 38031-2020 |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 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 从电池生产、使用到报废,均需符合环保和安全双重标准,尤其强调电池回收利用和有害物质管控。 |
GB/T 20234.1-2015 |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系统 | 适用于充电接口设计与规范 | 规定了充电接口的结构、电气参数及安全要求,间接支持充电过程的环保性。 |
GB 30003-2013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系列标准 | 适用于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和处理 | 明确了动力电池拆解、再生利用的技术流程及环保指标,要求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
GB 38598-2020 |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系列标准 | 适用于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 细化电池材料回收率、有害物质处理要求,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
需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尚未单独设立“电动汽车环保规定”统一国标,而是通过上述多维度标准共同构建监管体系。例如,GB 17691-2017要求纯电动车在静态和动态工况下均需满足国五或国六排放标准;GB 38031-2020则规定动力电池的环保拆解与资源化率需达到行业标准。
此外,近年来政策逐步加强,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基本覆盖,相关国标正在持续更新。建议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工信部官网获取最新标准动态。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