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车在中国市场价格高于国外主要由以下因素综合导致:
1. 进口税费体系复杂
中国对进口汽车实施复合税制,以排量3.0L的跑车为例:
关税(15%)
增值税(13%)
消费税(25%)
综合税率可达车价的73.27%(计算公式:(1+关税)x(1+增值税+消费税)-1)
欧盟国家间进口汽车关税为0,美国对非自由贸易协定国乘用车关税仅2.5%。
2. 认证准入门槛严苛
3C认证成本约20-30万元,周期6-12个月
环保实验(如国六b-RDE测试)需专门改装车辆,平均增加成本50万元/车型
每项碰撞测试(正面/侧面/柱碰)费用超15万元
3. 经销商渠道加价机制
国外普遍采用厂家直销模式(如特斯拉),而中国:
总代理制度推高终端价(如保时捷体系加价8-12%)
部分超跑采用配额制(如法拉利年配额约600台),渠道溢价可达指导价30%
4. 运输与合规成本
海运特种车辆运费是普通集装箱3倍(约$8000/辆)
高价值车型强制购买全程保险(保额1.5%)
到港PDI检测(1000-3000元/辆)与仓储费(200元/天)
5. 特殊市场策略
厂商针对中国市场实施差异化定价:
保时捷911 Carrera S中国指导价147.9万元,美国MSRP $123,100(约合88万元)
选配溢价(如陶瓷刹车系统国内24万元,国外$9,000)
6. 使用环境附加成本
豪车税(超146.9万元部分征收10%)
一线城市车牌成本(上海沪牌均价9万元)
高端商业保险费(车价3-5%)
7. 市场供需失衡
2022年超跑(300万+)在华上牌量仅2876台,但需求持续增长,导致:
限量版车型拍卖溢价(如布加迪Chiron Pur Sport国内报价含税超6000万元)
二手车商囤积居奇(LaFerrari二手价较新车涨120%)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价格壁垒,但随着平行进口试点扩大(天津港2023年进口超跑同比增长17%)和国产超跑崛起(如蔚来EP9),市场格局或现结构性变化。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