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装配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伤害风险
底盘装配涉及大型零部件(如悬挂系统、传动轴、制动系统等)的搬运与安装,操作时需使用举升机、千斤顶等设备。若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如未正确固定车辆),可能导致车辆滑落、部件坠落,造成挤压、砸伤等事故。装配线传送带或旋转部件(如半轴)也可能引发夹卷风险。
2. 高空作业隐患
部分装配环节需在车底进行,工人常需爬升至车辆下方或使用高空平台。若防护措施不足(如未佩戴安全绳、防滑鞋),可能发生跌落事故。地沟或地坑区域还存在缺氧、有害气体积聚的风险。
3. 电击与短路风险
现代底盘集成电子线路(如ABS传感器、电动转向系统),装配时若未断开电源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发电击或短路,甚至损坏车辆ECU。
4. 化学品暴露
装配中使用的润滑油、防锈剂、粘接胶等可能含有挥发性有机物(VOCs),长期接触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或呼吸道疾病。制动液(如DOT4)具有腐蚀性,误接触需立即冲洗。
5. 噪声与振动危害
气动工具(如冲击扳手)、压力机等设备产生高强度噪声(超过85分贝),长期暴露可导致听力损伤。手持工具的高频振动可能引发白指病。
6. 高温部件烫伤
部分工序涉及热装配合(如轴承安装)或焊接(如排气管吊耳),高温金属部件冷却不足时易造成烫伤。
安全防护建议
严格遵循作业流程,使用扭矩扳手等校准工具;
配备防砸鞋、护目镜、降噪耳塞等PPE;
对举升设备执行日检,确保锁止机构有效;
实施LOTO(上锁挂牌)制度,切断电源后再操作电路;
加强车间通风,化学品存储符合MSDS要求;
对新员工进行液压系统防爆培训,避免超压操作。
底盘装配的专业性要求工人同时具备机械、电气知识,并熟悉ISO 26262等汽车功能安全标准。自动化趋势下,协作机器人(cobot)的应用可降低人力风险,但程序调试阶段仍需谨慎。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