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退出勒芒24小时耐力赛和WEC(世界耐力锦标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技术、战略和市场因素的综合考量:
1. 技术转型与电动化战略
奥迪母公司大众集团近年全力推进电动化转型,资源向Formula E(电动方程式)倾斜。2017年奥迪以厂队身份加入FE,需集中研发资金和工程师团队开发电动赛车技术(如e-tron FE07),这与勒芒LMP1混动赛车的开发形成资源冲突。2022年奥迪更宣布退出FE,将电动赛车资源转向F1项目(2026年入场),反映出其 Motorsport 战略的彻底重组。
2. LMP1组别成本膨胀
2014-2017年与保时捷、丰田的"混动超跑军备竞赛"导致研发成本失控。例如,奥迪R18 e-tron quattro的V6 TDI混动系统单台造价超1000万欧元,而2016年WEC新规对空气动力学和能量回收系统的限制进一步推高了合规成本。同期大众集团"柴油门"事件爆发,迫使集团削减非核心支出。
3. 赛事影响力转移
勒芒观赛人数和厂商关注度在2018年后下滑。FIA与ACO主导的"超跑组别"(Hypercar)规则未能吸引足够厂商(仅丰田、标雪等坚持),而奥迪更看重F1的全球曝光率。数据显示,2021年F1全年收视达15.5亿人次,远超WEC的3.2亿,商业回报差距明显。
4. 厂商竞争逻辑变化
传统赛车技术(如柴油引擎)的宣传价值下降。奥迪通过Le Mans证明TDI技术的历史使命已完成,现需通过F1展示电池、电驱和合成燃料技术(与2026年F1新规契合)。保时捷同期退出LMP1转投LMDh组别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并未完全脱离耐力赛,其RS品牌仍通过客户车队(如WRT车队)参与GT3赛事,但厂队资源已全面转向F1。这一决策反映出传统汽车制造商在碳中和时代对赛车运动营销价值的重新评估——技术展示需直接服务于量产车电动化转型。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