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保养市场中,4S店因其品牌授权和专业性,常被消费者视为权威选择。然而,部分4S店在保养服务中存在一些行业或消费套路,需引起注意。

常见保养套路包括:
1. 高工时费与原厂配件溢价
4S店通常以较高的工时费(如200-400元/小时)和原厂配件价格(较副厂件高30%-100%)作为盈利点。例如,某品牌机油原厂价为400元/升,而副厂件市场价仅120元/升,差价部分可能被用于利润填充。
2. 虚报检测项目
部分4S店通过“免费检测”吸引顾客,但检测报告可能包含虚假或夸大问题。例如,机油更换周期通常为5000-10000公里,但部分门店可能提前标注“机油老化”需立即更换。
3. 保养项目捆绑销售
强制推销附加项目如空调清洗、刹车油更换等。数据显示,约67%的消费者曾在保养时被诱导购买未必要项目,其中空调清洗费用普遍高于市场价2-3倍。
4. 隐性收费与质保风险
部分门店未明确说明“质保期内需使用原厂配件”等条款,可能导致消费者误以为非原厂配件会影响质保,实际官方政策允许使用合格第三方配件。
5. 保养周期误导
短期内使用“机油劣化提醒”“油液检测”等话术,诱导提前保养。例如,某车型官方建议5000公里保养,但部分门店可能以“安全起见”建议2000公里。
| 项目 | 4S店报价 | 第三方市场价 | 差价幅度 |
|---|---|---|---|
| 机油更换 | 350-600元 | 120-250元 | 200%-300% |
| 机滤更换 | 150-250元 | 50-100元 | 150%-300% |
| 空滤更换 | 200-300元 | 80-150元 | 100%-150% |
| 刹车油更换 | 300-500元 | 100-180元 | 120%-150% |
相关注意事项:
根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消费者投诉中,4S店保养问题占比达41%,主要集中在价格不透明和项目诱导。建议消费者通过以下方式防范:
1. 核对保养手册标准
参照车辆保养手册明确保养周期和项目,避免被“风险预警”话术误导。例如,多数车型建议每1万公里更换变速箱油,而非提前标注的“7500公里”。
2. 留存检测报告与凭证
要求门店提供纸质检测报告,比对汽车之家、懂车帝等平台的保养标准,识别非必要项目。
3. 选择正规第三方保养机构
经国家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如途虎养车、京东养车)配件性价比更高,部分品牌提供“质保互认”服务。
4. 了解质保政策
依据《汽车三包规定》,质保期内使用第三方配件不影响整车质保,但需保留购买凭证和安装记录。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