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常保养中需要定期检查和补充的液体包括:
1. 机油
发动机机油是润滑核心部件、减少摩擦的关键,需根据厂商建议的粘度(如5W-30)和周期(通常5000-10000公里)更换。全合成机油寿命更长,高温稳定性更好。注意机油液位应在油尺刻度线之间,过低会导致润滑不足,过高可能增加曲轴阻力。
2. 冷却液(防冻液)
用于调节发动机温度,防止过热或结冰。需检查液位是否在储液罐的MAX-MIN标记间,并观察颜色(常见粉红、绿色)是否浑浊。不同品牌防冻液不可混加,每2-3年或4-6万公里需彻底更换,避免腐蚀水箱。
3. 制动液
液压制动系统的传力介质,具备吸湿性,含水量超过3%需更换(可用检测笔测量)。DOT4或DOT5.1规格需匹配原厂要求,一般2年或4万公里更换。液位下降过快可能提示刹车片磨损或漏液。
4. 变速箱油
自动变速箱油(ATF)需定期更换(6-8万公里),手动变速箱油周期更长。劣化会导致换挡顿挫,CVT变速箱需专用油品。油液呈深棕色或有焦味时需立即检修。
5. 助力转向油
电动助力无需油液,液压助力车型需定期检查。油液不足会导致转向沉重,使用ATF或专用转向油,每3-5万公里更换。
6. 玻璃水
清洁挡风玻璃的消耗品,冬季需选用防冻型(-30℃以下)。不可用自来水代替,长期使用易堵塞喷口。添加时可加入少量洗涤剂增强去污效果。
7. 电瓶电解液
部分老式铅酸电池需补充蒸馏水维持液位(现代免维护电池无需)。检查电极有无腐蚀,电压低于12V需充电或更换。
其他注意事项:
所有油液开封后保质期有限,未用完的机油建议1年内使用。
更换油液时同步检查密封垫、管路是否老化渗漏。
极端气候(高温/高寒)地区需缩短保养周期。
保持各类液体在标准状态能显著延长部件寿命,建议随车手册与专业保养记录结合管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