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制造中使用的锻件种类较多,需满足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等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锻件及其应用分析:
1. 电机轴与转子组件
采用中碳合金钢(如42CrMo)或高强度不锈钢锻造成型,通过精密锻造保证动态平衡和扭矩传递效率。锻后需调质处理以提高疲劳强度,适应电机高转速工况。
2. 悬架系统锻件
控制臂、转向节等关键部件多用铝合金(如6061-T6、7075)或锻钢(如40MnB)。铝合金锻件可减重30%以上,同时通过等温锻造工艺提升抗冲击性。锻钢件则采用多向模锻技术增强应力分布均匀性。
3. 电池包结构件
高压电池框架需采用高强钢(如B1500HS)热锻成型,屈服强度需达800MPa以上。部分高端车型使用钛合金锻件,兼顾强度和轻量化,但成本较高。
4. 传动系统齿轮组
主减速器齿轮多采用20CrMnTi渗碳钢精密锻造,齿面经磨削加工后精度需达ISO 5级。电动车两挡变速箱的同步器齿环则常用铜合金锻压成型。
5. 充电接口结构件
使用HPb59-1铅黄铜锻造成型,保证导电性和插拔耐久性。部分快充接口采用镀银锻造铜合金以降低接触电阻。
技术延伸:
材料趋势:镁合金锻件(如AZ80)开始应用于座椅骨架,比铝合金减重20%,但需解决耐蚀性问题。
工艺创新:伺服直驱锻造设备可提升精度至±0.02mm,适合复杂曲面件批量生产。
仿真应用:Deform等数值模拟软件可优化锻造流线,避免晶粒粗化导致的应力集中。
电动汽车锻件的核心指标包括:比强度(≥250kN·m/kg)、断裂韧性(≥60MPa√m)及成本控制(铝合金锻件成本需低于CNC加工30%以上)。未来随着800V高压平台普及,对锻件的电磁屏蔽性能将提出新要求。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