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涉及的油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制动油管(刹车油管)
用于传递制动压力,连接制动主缸与车轮制动分泵。通常采用金属硬管(铜、钢)或高压橡胶/尼龙复合材料软管,要求耐高压、抗腐蚀。ABS系统可能需要额外的油管分支。
2. 燃油供给油管
从油箱向发动机输送燃油,分为高压油管(直喷车型)和低压油管。现代车型多采用尼龙材质外包导电层以防静电,部分老车使用金属管。需注意燃油管需具备抗乙醇汽油腐蚀性。
3. 自动变速箱油管(ATF油管)
连接变速箱与散热器,用于循环冷却变速箱油。分为进油管和回油管,承受油压约3-5bar,部分高性能车型可达10bar以上。材质多为橡胶+编织层或金属管。
4. 离合器油管(液压离合器车型)
传递离合器主缸压力至分泵,结构与制动油管类似。手动挡车型常见,部分高性能车采用金属硬管以降低膨胀率。
5. 转向助力油管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使用,包括高压管(泵→转向机)和回油管(转向机→储油罐)。高压管需耐受100bar以上压力,内含多层加强纤维或钢丝编织层。
6. 差速器/分动箱通风管
平衡齿轮箱内外气压的通风软管,防止油封渗漏。越野车涉水时需注意其安装高度,避免进水。
7. 电控悬架油管(液压悬架车型)
少数豪华车或性能车配置,用于传递液压减震器油液,需承受极高动态压力。
扩展知识:
油管接头常见类型包括扩口式(DIN/SAE)、O型圈密封(ORFS)、快插接头等,维修时需严格匹配。
改装车辆时,刹车油管建议升级为钢喉(不锈钢编织外层)以降低膨胀率,提升脚感。
新能源车底盘可能增加电池冷却液管路,但通常归类为“液管”而非油管。
油管老化表现为外皮龟裂、膨胀或接头渗漏,建议每6年或10万公里检查制动/转向油管。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