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护板并不全是塑料材质,根据车辆用途、成本和使用环境的不同,常见材质包括以下几种:
1. 塑料护板(树脂/PP材质)
最常见于家用轿车,重量轻、成本低,能有效抵御砂石和轻微剐蹭。优点是耐腐蚀、不易生锈,且对底盘空气动力学影响较小。但刚性不足,不适合极端路况。
2. 钢制护板
多用于SUV或越野车,采用冲压钢材或锰钢,抗冲击性强,适合复杂路况。缺点是重量大(增加油耗)、易生锈(需做防锈处理),且可能影响碰撞时发动机下沉设计。
3. 铝合金护板
轻量化与强度的折中选择,常见于中高端车型。铝合金比钢材轻约40%,耐腐蚀性好,但成本较高,抗冲击性略逊于钢制护板。
4. 镁铝合金护板
高性能车型或改装领域使用,兼顾轻量化和高强度,散热性优异,但价格昂贵,且修复难度大。
5. 复合材料护板(如碳纤维)
少数高端车或赛用车采用,极致轻量化且强度极高,但成本极高,日常实用性低。
扩展知识:
发动机下沉技术:部分车辆设计需在碰撞时使发动机下沉,刚性护板需预留溃缩结构。
散热影响:金属护板可能阻碍发动机散热,需设计通风孔。
NVH表现:金属护板行驶中可能产生共振噪音,塑料护板静音性更好。
选择护板需综合考量路况、车辆设计及预算,并非材质越硬越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